在正念覺知下輔以冥想打坐,對改善人際關係、減少焦慮和抑鬱,進而應對壓力,將更深具效益。這不僅是現行科學研究的結果,更是冥想打坐者普遍的親身體驗。

文 _ 貝思.布辛斯基 譯 _ 陳潔雲

近期研究發現,冥想打坐可以幫你更好地控制情緒,即使你本來不善於保持正念。而如能有正念覺知,則冥想打坐將更深具效益。

在《人類神經科學前沿》(Journal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)刊出的文章中,心理學研究人員介紹,他們讓一些人在首次嘗試冥想後立即觀看令人不安的圖片,然後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。結果,這些參與者的表現如同「正念有素」的人一樣,全都能夠克服消極情緒。參閱《實驗證明:學打坐冥想 欠正念者可平定情緒》。

文章標籤

brucefsy7p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曾經是精神病療養院的荔枝角醫院,2012年被翻新成為饒宗頤文化館,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。除了有博物館、旅舍、茶室等地方,更不時有關於禪修、茶道等課堂供公眾報名參加,當中又以跟常霖法師合辦的課堂最受歡迎。饒館毗鄰港鐵美孚站,紅磚牆屋又有荷花池,佈局匠心獨韻,屬市區少見。饒館分上、中、下三聒,別只停留在下區(展覽區),緊記要乘電梯或攀梯級上到中區地段。除了能飽覽更佳景觀,光在戶外茶座坐坐,已能教人將煩惱一掃而空。

饒宗頤文化館
地址:青山道800號
網址:www.jtia.hk


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www.hk01.com/%E5%A5%B3%E7%94%9F/69484/-%E5%A5%B3%E7%94%9F%E9%A6%99%E6%B8%AF%E5%9C%B0-5%E5%A4

文章標籤

brucefsy7p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禪定是一種內心專注的能力,所謂「心一境性」,覺悟則屬智慧,是對宇宙真理的體悟,對於萬事萬物,親證緣起性空或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的本質,原始佛教稱為見法。
禪定不是佛教的專利,其他宗教都有;智慧則為佛教所特有的,不共其他宗教。又分三種:聞慧〈聽聞佛法〉、思慧〈思維法義〉、修慧〈依教修行〉,覺悟屬第三階段的修慧。

禪定與覺悟或智慧的關係:
1.就修行次第論:有所謂的戒、定、慧三增上學,前者為後者的基礎,因此,禪定是修習智慧的前方便,想要開悟見法,至少要有欲界未到地定〈進入初禪以前的粗淺定〉的基本定功,透過定力,才能進一步對於萬法作深細的觀察,悟入空性。否則以散亂心觀察諸法,只能做粗淺的觀察,而停留在知識概念〈聞慧、思慧〉的階段,無法親身體悟空性。
2.禪定與智慧能相輔相成,禪定固然有助於智慧的開發,不過,智慧又有助於禪定的修行。因此,佛教要人定慧等持。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402000015KK01525

文章標籤

brucefsy7pd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